要闻 国际 看点 纪实 社会 独家 热点 财经局 共工交通 专题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卢生文化系列文章(一)——卢生文化基础

发布时间:2023-09-13 来源:

导语

卢生文化起始于盛唐,稳定于北宋,发展于金元,定型于明清,延续于民国,繁荣于当今。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她众说纷纭,由来已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欲求其真,您得虚心!

一、形成与发展

1、唐时的卢生文化

据唐人记述,卢生文化起始于盛唐时的开元年间,具体年份有差:唐末陈翰《异闻集》的《吕翁》(后人考证作者为唐代李泌),记为开元十九年;众所周知、名满天下的唐代沈既济《枕中记》,述为开元七年。他人也有论述其事,但无涉年份。另外,据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拂藓自读唐人碑”诗句推测,邯郸黄粱梦吕仙祠始建于唐,为民间敬奉之庙,乡人于此祈福报禳灾病,文士于此况卢生咏时运;今之南吕固吕祖坟,据邯郸市考古认定为唐墓。综上五者,足可证实卢生文化起于唐代之无疑。

2、北宋的卢生文化

编入文献。1、成书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的《太平广记》卷82《异人》中,收录了唐末陈翰《异闻集》中的《吕翁》一文,从编排体例来看,此文此时仍是作为人物传记存在的。2、成书于雍熙三年(986年)底的《文苑英华》卷833《寓言》中,收录有沈既济的《枕中记》,从其编排体例看,此文此时仍是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

民间尊奉。1、五代宋初陈抟(871-989)、宋太祖赵匡胤(927-976)、田重进(929-997年)及宋人笔记记载多为唐末京兆(关西、关中、关内)人,善剑爱酒,不拘小节。2、唐末河中府人,礼部尚书吕渭(734年--800年)裔孙,诗书世家的儒生,其自身本也是黄粱美梦之受益人。前述两位吕洞宾皆自晚唐历五代至于宋初,先陕后晋,泾渭分明。

诗词咏吟。1、王安石(1021-1086)《听人叙黄粱梦》(即《与耿天骘会话》):“邯郸四十余年梦,相对黄粱欲熟时。万事只如空鸟迹,怪君强记尚能追。”《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听泉亭》:“逗石穿云落涧隈,无风自到枕边来。十年客底黄粱梦,一夜水声却唤回。”2、苏轼(1037-1101)《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一怀归涌此,万事邯郸枕。”3、黄庭坚(1045-1105)《戏答赵伯充劝莫学书及为席子泽解嘲》:“感君诗句唤梦觉,邯郸初未熟黄粱。”

3、金元的卢生文化

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隔淮对峙。彼时邯郸为金所辖。大定(1161-1189)初,王重阳创全真教,承袭钟吕丹派,尊奉吕祖洞宾,于是点化卢生的吕翁开始被附会到吕祖身上,卢生庙逐渐发展为全真道场而被更名为吕仙翁祠堂。完颜从郁有《西江月·题邯郸王化吕仙翁祠堂》:“壁断何人旧字,炉寒隔岁残香。洞天人去海茫茫。玩世仙翁已往。西日长安道远,春风赵国台荒。行人谁不悟黄梁。依旧红尘地陌上。”元好问(1190-1257)有《题卢生庙》:“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者,犹是黄粱梦里人。”

蒙元亡夏灭辽、亡金灭宋,一统华夏。元初,河中府吕岩(洞宾)被奉为北五祖之季。马致远(约1251-约1321)的杂剧《黄粱梦》谓洞宾遇钟离先生终南肆中,钟离自执炊,吕枕案假寐,梦见一生荣贵如意,最后失势流落,浩叹而寤,钟离炊尚未熟。此即影袭卢生事,演唱的仍是吕洞宾被汉钟离以黄粱梦劝化的情节,仅将地点换成了邯郸道,而非现在盛传的吕洞宾在邯郸道以黄粱梦劝化卢生的情节。杂剧例多张冠李戴,不必疑其事之巧符也。马致远《黄粱梦》全名《开坛阐教黄粱梦》或《邯郸道省悟黄粱梦》,为马致远与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合著,各作一折。

4、明清的卢生文化

明朝嘉靖(1522-1566)间,随着全真道兴盛,邯郸吕仙祠得到朝廷支持,不仅敕赐“风雷隆一仙宫”匾额,并升格为观、差道士国师陶仲文用帑金重建。隆庆(1567-1572)末,到邯郸县任知县的山东茌平进士张第《过卢英堡》:“当年仙迹已荒芜,此地犹闻旧姓卢。不见青驹何处去,独余风月满平湖。”《邯郸县志》载有明代邯郸张氏称李邺侯(即李泌)《枕中记》之说,为目前所知《吕翁》作者的最早认定。汤显祖(1550-1616)著名戏曲《邯郸记》,虽演吕洞宾劝化卢生情节,却误将邯郸与赵州桥“拉郎配”,付伶人歌舞之,使卢生的故事频频传唱于普天之下,妇孺皆知。

清代顺治(1644年-1661)时,邢台沙河普通店村修建卢公祠,祭祀抗清名将卢象生;到康熙(1662—1722)时,为避免引进朝廷猜忌,当地村民就以邯郸卢生来称说卢象生,卢公祠被改成卢生祠,俗称睡公庙、小黄粱。清代《邯郸县志·古迹》有卢英宅。成书于宣统二年(1910年)的蒋瑞藻《小说考证》卷四“邯郸梦弟六十四”载有“唐李泌枕中记”全文,《吕翁》一文为唐代李泌所作得到考据学证实。

5、民国的卢生文化

1911年冬,民国成立。当时的卢生祠青砖绿瓦,坐北朝南,占地近一亩;正殿三大间,内塑卢生像;拜殿三大间,在正殿正前;东西厢房各五间;祠院南北长约20米,院内有东西、南北十字相交的青砖甬道;又有青砖绿瓦的山门一大间,上置“卢生祠”的金字匾额。祠产田地有:祠前3亩,祠后1亩,祠东1亩,祠西8分且有砖砌水井一眼,供祠内及村民常年饮用和浇地;远处有大洪沟地5亩,西南菜园地3亩,黄粱梦村路上9亩,苏里村路上3亩,贾村路上11亩等。殿宇恢弘、祠产殷实、引人注目、令人神往的卢生祠,引得永年县河东堡村栗万龙道士携家带口来此住修。抗战(1937-1945)间,卢生祠先后被改为私塾和洋学堂。

6、现代的卢生文化

1945年,邯郸解放。土改(1947年)时,卢生祠的田产被分掉、塑像被推倒,祠堂成为村办小学。特殊时期(1966-1976)时,剩余处均遭毁坏,卢生祠不复存在。八十年代末,本村小学乔迁新址。1995年根据党的宗教政策,村民自发集资重建卢生祠、重塑卢生像。次年竣工,并恢复了六月初九(今为四月初九)的庙会。虽规制不如以前,但卢生像正襟危坐、两眼有神、庄严肃穆、不怒自威,面前左右各一侍者,男左女右,分立两旁。2013年,村里编写了卢生祠文物保护申请书,谋划了首次梦文化论坛;栗道士裔孙栗美志创作了《首次梦文化论坛主题歌》词曲,明确了世界圆梦园草图及修建计划草案。2016年农历正月十四,首届卢生(美梦)文化节在本村卢生祠隆重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

2021年夏秋,区发改局驻芦英堡乡村振兴工作队以文化振兴带动工作开局,正式定名卢生文化。2021年冬,村委会实施卢生街南段“走进卢生文化”“卢生文化纲目”等专题文化墙打造工程。2021年12月31日《河北工人报》对此进行报道,提升了卢生文化影响力,提振鼓舞了村民发展壮大卢生文化的决心和信心。2022年6月上旬,村里成立了卢生书画院,并适时调整了卢生祠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

二、内核与价值
(一)
学而不厌,品学兼占。
琴棋书画,才艺娴雅。
气宇轩昂,道德文章。
身处江湖,心存仕途。
(二)
富于游艺,多不压身。
学优而仕,一念天真。
进取十年,不忘本心。
尊师重道,独善其身。
(三)
穷则思变,迷途知返。
亡羊补牢,尚不为晚。
孝养双亲,修身葆真。
我命在我,延年长春。
(四)
阴极而阳,否极泰来。
天生我材,必遇平台。
时来运转,自然而然。
功成名就,圆圆满满。

三、李泌之吕翁

开元十九年道者吕翁经邯郸道上邸舍中设榻施席担囊而坐俄有邑中少年卢生衣短裘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邸中与翁接席言笑殊畅久之卢生顾其衣袋敝亵乃叹曰大丈夫生世不谐而因如是乎翁曰观子肤极腧体胖无恙谈谐方适而叹其困者何也生曰吾此苟生耳何适之为翁曰此而不适而何为适生曰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使族益茂而家用肥然后可以言其适吾志于学而游于艺自惟当年朱紫可拾今已过壮室犹勤田亩非困而何言讫目昏思寐是时主人蒸黄粱为馔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此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瓷而窍其两端生俯首枕之寐中见其窍大而明朗可处举身而入遂至其家娶清河崔氏女女容甚丽而产甚殷由是衣裘服御日益华侈明年举进士登甲科解褐授校书郎应制举授渭南县尉迁监察御史起居舍人为制诰三年出典同州寻转陕州生好土功自陕西开河八十里以济不通邦人赖之立石颂德迁汴州岭南道采记使入京为京兆尹是时神武皇帝方事夷狄吐蕃新诺逻龙莽布攻陷瓜沙节度使王君㚟新被杀河湟战恐帝思将帅之任遂除生御史中丞河西陇右节度使大破戎虏七千级开地九百里筑三大城以防要害北边赖之以石征功焉归朝策勋恩礼极崇转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物望清重群情翕习大为当时宰相所忌以飞语中之贬端州刺史三年征还除户部尚书未几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令嵩裴侍中光庭同掌大政十年嘉谋密命一日三接献替启沃号为贤相同列者害之遂诬与边将交结所图不轨下狱府吏引徒至其门追之甚急生惶骇不测谓其妻子曰吾家本山东良田数顷足以御寒馁何苦求禄而今及此思复衣短裘乘青驹行邯郸道中不可得也引刃欲自裁其妻救之得免共罪者皆死生独有中人保护得减死论数岁帝知其冤复起为中书令封赵国公恩旨殊渥备极一时生有五子僔倜俭位倚僔为考功员外郎俭为侍御史位为太常丞季子倚最贤年二十四为右补阙其姻媾皆天下望族有孙十余人凡两窜岭表再登台铉出入中外徊翔台阁三十余年间崇盛赫奕一时无比末节颇奢荡好逸乐后庭声色皆第一前后赐良田甲第佳人名马不可胜数后年渐老屡乞骸骨不许及病中人候望接踵于路名医上药毕至焉将终上疏曰臣本山东诸生以田圃为娱偶逢圣运得列官叙过蒙荣奖特受鸿私出拥旄钺入升鼎辅周旋中外绵历岁年有忝恩造无裨圣化负乘致寇履薄战惊日极一日不知老之将至今年逾八十位历三公钟漏并歇筋骸俱弊弥留沉困殆将溘尽顾无成效上答休明空负深恩永辞圣代无任感恋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诏曰卿以俊德作余元辅出拥藩坦入赞缉熙升平二纪实卿是赖比因疾累日谓痊除岂遽沉顿良深悯恻今遣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就第候省其勉加针石为余自爱犹冀无妄期于有喜其夕卒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傍主人蒸黄粱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翁笑谓曰人事之事亦犹是矣生怃然良久谢曰夫宠辱之数得丧之理生死之情尽知之矣此先生所以窒吾欲也敢不受教再拜而去 出异闻集 (《太平广记·异人》)

结语

卢生文化,博大精深,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尊敬的读者,读至此处,是否也“于我心有戚戚焉”?

撰文:焦法存
二O二三年九月十一日

编发:常小靠 管志昊

审核:孙业腾 刘文海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共工新闻 | 对外服务: | 访谈 直播 广告 展会 无线

版权所有 共工新闻 电子邮件: Vgong#vip.qq.com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