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担保助贷模式,维信金科这两年斩获颇丰。不过由于担保助贷模式变相提高了用户的借款利率,用户投诉铺天盖地而来,业务合规风险陡增,这让维信金科不得不选择“让利”的同时,还要“出海”寻找新的市场。

担保助贷模式遭遇考验

2006年3月,维信金科作为中国第一批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建立业务,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上海,算是中国第一批吃到互联网金融红利的平台,但实际上成立后十余年,维信金科几乎都处于亏损状态。

资料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度,维信金科分别亏损3.03亿元、5.65亿元、10.03亿元及10.27亿元。

2018年6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似乎是迫于二级市场上的压力,维信金科的盈利有所好转。2019年维信金科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6480万元,但2020年又亏了8.70亿元。

2021年维信金科净利润11.79亿元,业绩创下历史最好的成绩。但这背后平台借款人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维信金科早期以信托贷款模式起家,即由维信金科提供风控服务,旗下融资担保公司对借款人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合作资金方通过信托计划进行放款。

截至2022年末,信用增级贷款业务依然是维信金科收入来源大头,占比达到60.07%,而纯贷款撮合业务则仅占14.6%。

增信类撮合贷款通常涉及信用保证保险或担保,由维信金科提供联合建模和担保服务,资金方审批贷款;纯撮合模式则由资金方自担风险。

这也是2021年维信金科净利润暴增的重要来源,当年信用增级贷款撮合服务费较2020年同期翻倍达14.99亿元,2020年同期为7.02亿元。此外,维信金科还有其他收入包括担保收入、罚金、会员费、导流费等等,其中担保收入由2020年的亏损近1亿,转为4.55亿收益。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维信金科这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费用收入却成为借款人实实在在的债务负担。由于用户借款时,维信金科要收取一笔不小的担保费用,不仅涉嫌“砍头息”,而且实际借款利率远高于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

维信金科官方披露,客户贷款的应付利率介于年化15.0%-36.0%,但现实情况可能还要更高。比如有用户在网上投诉称,其在维信金科旗下豆豆钱上借了两笔贷款,一笔22500元的贷款,12个月每期担保费180.15元,合计2161.18元;一笔50000元贷款,一个月担保费400.33元,12个月合计4803.96元,此外还有“砍头息”,以及会员费用,各种变相收费,实际借款利率达到42%……


 

另有用户投诉称,其于2019年10月3日在“卡卡贷”平台贷款5200元,分12个月还款。然而除本金利息外,平台每月还另外收取还款担保费67.98元及服务咨询费56.68元,实际借款年利率高达57%。

类似的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32997条。但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按照目前一年期LPR报价3.65%计算,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为14.6%。

此外,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新规等监管政策出台后,助贷模式进一步收紧,保证金兜底、变相兜底也被监管叫停。

在此背景下,维信金科的担保助贷模式遭遇考验。2022年维信金科的担保收益大幅下滑,总收入约人民币31.19亿元,同比下降近10%;净利润5.325亿元,同比下降近55%。

维信金科坦言,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其在策略上将贷款组合向年利率24.0%的贷款迁移以符合监管定价上限,导致客户费率下降,以及由于贷款规模扩张,令费用及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维信金科“出海”求生

国内业务受限,维信金科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2022年12月,维信金科以2338.5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了Opus Financial Group(创富金融集团)29.9%间接股权,该集团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融资、资产管理、夹层融资等多学科的金融服务。

今年5月,维信金科宣布收购BPG(Banco Português de Gestão, S.A.)最多至100%股权,这是一家在葡萄牙银行注册的信贷机构,为个人、企业客户及机构提供服务。

维信金科在公告中表示,“收购BPG将代表本集团进入中国境外市场的业务战略迈出一步,符合业务及投资战略,并将补充本集团的现有业务。”

但从以往案例来看,信贷平台向海外扩张极有可能遭遇“水土不服”,而BPG又是一家连年亏损的信贷机构,维信金科能否扭转BPG经营现状是个难题。资料显示,2021年、2022年,BPG分别实现税后净亏损8,748,976欧元(相当于75,773,131港元)、4,896,762欧元(相当于42,409,876港元)。

URL:http://cc.wenshannet.com/

来源于:中访网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