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汽车零售交易平台易鑫集团成功在港交所敲钟,上市首日就大涨29.87%,报10港元,市值超过600亿港元。时任易鑫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序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易鑫的定位是汽车互联网零售交易平台,对标的模式是“携程”。

可是,6年过去,这家被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大厂寄予厚望的公司,不仅市值缩水超90%,连主营业务也慢慢向着贷款中介靠拢。截至10月25日,易鑫集团的收盘价为0.62港元/股,市值仅余40.45亿港元。

与不足40亿人民币的市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易鑫集团表面向好的业绩。在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中,易鑫集团实现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加15.98%;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25%,达4.13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多达37.80亿人民币。为何资本市场会低估这块“肥肉”?这里头不仅有港股流动性下降的大环境影响,更重要的是易鑫自身业务有着“新瓶装旧酒”嫌疑。

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易鑫作为交易平台创造的收入占了总营收的75%,其中贷款促成服务在总营收的占比就高达54%。所谓的贷款促进服务就是助贷,即易鑫集团向金融机构推荐汽车分期贷款客户,收取一定佣金。而被易鑫集团作为通稿重点的Saas科技金融服务,虽然同比增长101%,奈何基数太小,只录得8628万元的营收,在总营收的占比仅有3%。

除了做助贷业务,易鑫自己也发放贷款。但是,该块业务的前景却不容乐观。报告期内,营收占比25%的自营融资业务,净利息收益率下跌至4.3%,而去年同期为5.6%。易鑫解释称,下跌主要由于应收融资租赁款净额的平均收益率下降,以及自营融资业务的财务杠杆率上升导致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平均融资成本增加。另外,由于公司融资租赁业务规模投放的持续增加,2022年起,易鑫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就由正转负,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3.32亿,相比年初扩大了两倍。

值得注意的是,易鑫经营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在联合资信出具的长期信用评级报告中也有所体现,“2020-2022年末,公司资产主要由应收融资租赁款、应收关联方款项和应收助贷资方款项构成,资产规模有所波动,应收关联方款项规模较大,对公司资金形成较大占用且关联方资金用途主要为助贷担保公司的增资、代偿、助贷业务代垫款等,公司面临风险敞口增加;受限资产占比较高,资产流动性偏弱;整体资产质量一般。”

此外,任何互联网公司只要跟金融贷款沾边,就摆脱不了“网贷原罪”。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与易鑫相关的投诉条目多达3322条,消费者的投诉集中在高利贷、砍头息、暴力催收、阴阳合同、收费不明,以及抵押贷款变融资租赁上。而早在2019年,《中国经营报》就曾报道过易鑫车贷存在“用抵押贷款的幌子做卖车融资租赁的行为”。

甚至在小红书上也不乏“吐槽”易鑫车主贷的笔记,有用户发布笔记称,自己购买了2023款哈弗H6,销售推荐使用易鑫贷款,但签合同的时候却发现是汽车融资租赁合同,本来说好贷93000,但最后合同金额却显示94319,税也跟开始说的不一样,有很多不必要费用。

据悉,易鑫的融资租赁业务以回租形式为主。回租模式中,车辆所有权登记在承租人名下,在收到汽车经销商或汽车销售服务4S店开出的发票后,承租人方可办理车辆登记证,随后办理车辆抵押登记手续,将车辆抵押给易鑫租赁。融资租赁期间,承租人享有车辆使用权,在融资租赁期结束后,车辆所有权转移至承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