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共工日报副刊8月19日电(邓妮 徐毅宁)“这是我们项目部自建的飞机场?”

一大清早,在中交广航局象山项目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驻地阳台上,一个占地不到1平方米的白色箱子旁围满了“吃瓜群众”,大家不禁发出疑问。

 

随着测量员轻点鼠标,白色箱子缓缓打开,一只精致小巧的无人机直冲蓝天,项目负责人王振兴兴奋地介绍道:“你们别看他小巧不起眼,它可是有‘十八般武艺’,不仅能实现定点定时自动现场巡查,实时将现场情况传回给我们,还能联动我们的‘智慧工地’系统,形成双‘智’合并,智‘用’双全的状态”。

象山项目是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在沿海地区择优支持开展的“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重点项目之一,位于象山县西沪港和蟹钳港两岸带,涉及区域达1740万平方米,海岸线达76千米。岸边施工点多、覆盖面广、纵深长,其中,互花米草清除区域与附近村民赶海的滩涂重合,虽然项目部在施工场所布设大量警示、告示牌,但仍常有村民误入施工区域。

为了破解项目部面临的窘境,项目在初期引进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和15个行业级40倍360度监控摄像头。但是,监控系统难以深入施工腹地,且人工无人机巡飞频次不高,存在问题发现不及时、特殊场景无法覆盖等问题,仍然无法完全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面对范围宽阔的施工区域,王振兴望而兴叹:“这么大的施工区域,有些地方还在山旮旯里,要是有双‘眼睛’能时刻帮我盯着施现场就好了”。为了提高工效、保障安全,项目部立刻着手筹建无人机场。

很快,四台2代高性能小型无人值守平台大疆机场在驻地、洋北、花墙与蛤沙四地成功部署。

该无人机具备精准降落、环境感知、自动充电、自主巡航、正射影像建立三维二维模型等功能,垂直作业直径20公里,最长作业时间50分钟;不仅可以远程人工操作,实时了解项目管理人员难以涉足的施工区域情况,还可以提前规划飞行任务,自动完成日常项目施工区域情况的影像获取。并且,无人机自动机场还集雨量计、风速计、温度计等传感器于一身,可实时感知天气变化并结合在线天气预报,通过平台及时告警工作人员或中止原定飞行任务。同时,无人机还具备更强大的作业能力和云端智能功能,在满足对施工现场的安防、巡检等任务的同时完成1:500的高精度测绘作业,基本实现项目施工现场全区域精准覆盖。

无人机场的部署是象山项目贯彻广航局“用好每一分钟”精神的管理理念、“生命至上,科学管理”安全理念的又一大亮点。

项目人员充分运用无人机“千里眼”和“放大镜”的功能,“用好每一分钟”,提高施工效率,实现更安全、科学管理。无人机自动巡航是“智慧工地”系统的重要部分,通过提供更直观的影像数据,帮助项目人员在计算互花米草复发率、规划施工方案等方面提供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无人机自主巡航还解决了工程项目因作业点分散、作业面广、施工区域深入海岸而造成的施工人员、机器难于监管的问题,用科学的、有效的方式监控施工作业,切实保障施工区域人员生命安全,为项目验收、督导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提供助力。

无人机场的布设是象山项目部拓宽“智慧工地”系统、提高项目施工能力、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智慧工地’系统使项目管理更经济、更便捷高效,项目部将进一步综合运用无人机场,开发出更多应用场景,让项目全体人员充分感受科技改变我们工作方式所带来的魅力,以智慧赋能筑牢绿色屏障,共谱象山海洋生态和谐新篇章。”项目负责人王振兴信心满满地说道。(供图:象山项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