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川西高原的凛冽寒风到凉山深处的法治星火,从人大代表履职的建言献策到党建引领律所发展的创新实践,杜小东的名字始终与“拓荒”、“担当”、“使命”紧密相连。担任西南政法大学四川校友会副会长、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董事会主任、四川省律协副监事长、成都市人大代表等多重职务,他以法治信仰为灯,以家国情怀为舵,在雪域高原书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法律服务史诗,又以人大代表身份推动着基层治理的深刻变革。
一、雪域高原的法治“拓荒者”:用脚步丈量法治边疆
2018年,当杜小东带领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团队首次踏入平均海拔4500米的石渠县时,这片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正深陷“无律所、无公证处、无律师”的法治荒漠。缺氧、严寒、频发的停电断网,甚至团队成员因高原反应命悬一线的惊险经历,都未能阻挡他们的脚步。
“送法进寺庙”:破冰信仰与法律的对话
在石渠县寺庙的讲经堂里,面对僧侣们“信佛不信法”的茫然目光,杜小东创新提出“场景化教学”——将僧侣引入法庭旁听庭审,用真实案例演绎法律逻辑。从“盗窃牦牛抵债”到“疫情防控冲突”,一场场生动的法治课让僧侣们逐渐理解:“法律不是信仰的对立面,而是守护公平的底线” 。
“从输血到造血”:点燃三州法治星火
2019年,四川盛豪(石渠)律师事务所挂牌成立,成为甘孜州首家县域律所。此后,杜小东带领团队以“燎原之势”覆盖三州20个无律师县,设立19家分所和1个志愿者驻点。青年律师梁方三年行程10万余公里,开坏三辆车,将普法足迹延伸至石渠县23个乡镇;律师高毅利携妻扎根阿坝县,成为当地政府的“法治智囊”;山东律师许盼盼举家迁至道孚县,在高原安家置业……这群“逆行者”用坚守打破“无人愿驻”的困局,让“遇事靠法”、“相信法律”、“有纠纷找律师”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
二、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从基层治理到立法建言
作为成都市第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杜小东始终将“人民律师为人民”的理念融入履职实践,提出多项切中社会治理痛点的议案,推动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破解基层普法难:提议建立“社区律师值班日”
针对传统“活动式普法”覆盖面窄、持续性弱的弊端,杜小东提出《关于建立社区律师值班日的建议》,建议建立社区律师值班日,完善“值班律师津贴标准”,与其他市、区保持相对平衡;鼓励值班律师长期跟踪化解纠纷,对调解成功案件给予适当奖励或补贴。该建议获评2024年度成都市人大代表优秀建议,是对杜小东积极履职、建言献策的高度肯定。
他聚焦法律实务前沿难点,创新性地提出《关于明确“遗产管理人”法律、诉讼地位以及加快其配套制度立法的议案》、《关于“实习律师”在执业律师陪同下,共同出庭代理民事案件并发表意见不受限制的建议》、《关于优化青年律师实习期连续计算机制以促进法治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等系列提案。部分提案因精准切中行业改革关键节点,被纳入成都市人大年度重点督办建议清单,相关立法论证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三、党建引领律所发展:红色基因赋能法治使命
杜小东作为民盟成员,高度重视律所政治站位,坚持立足专业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在杜小东的推动下,四川盛豪律师事务所坚持“党建引领所建,党务融合业务”的发展理念。律所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联动工会、妇联、团支部开展“法治边疆行”、“地震遗址公益普法”等活动,并结对帮扶汶川县、叙永县等地的乡村治理。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如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会议模式,深入开展组织工作、统战工作、宣传工作等,有效提升了律所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律所党总支荣获“四川省2024年度新兴领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党建+援藏”:凝聚攻坚合力
律所创新“巡查帮扶”机制,组建三州分所督导组,定期赴高原驻点解决分所运营难题;设立“党员先锋岗”,鼓励律师在法律援助、政府法律服务中冲在一线。阿坝县分所党员律师高毅利被当地政府誉为“法治参谋”,其推动的“一村一法律顾问”模式覆盖全县行政村,成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标杆。
四、西政精神的传承者:搭建校所协同法治生态
作为西政四川校友会副会长,杜小东始终以“校友纽带”反哺法治事业。承诺将向西政开放全所,并指派数名资深律师担任实务导师;组织校友交流、支持青年法律人才培养,并推动校友会与三州分所联动,探索“红色法治旅游”、“校友公益普法”等创新项目;计划联合校友会发起“法援藏区行”年度行动,将校友智慧注入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结语: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杰出校友,杜小东带领团队于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已开设19家分所,填补三州“无律师县”空白,让法治星火照亮雪域高原。为破解基层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针对三州外法治资源薄弱的民族县域与基层县区,构建了“1+21+N”梯度化法律服务网络,实现了对广域基层市场的集约化覆盖。从高原拓荒者到人大代表,以“法治绿洲”抵御“精神荒漠”,以“代表建言”叩响“治理之门”。其事迹既是新时代法律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又是西政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精神的现实诠释。(刘晓英 龚国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