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新华社首个面向国内传播的以记者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张扬工作室”成立。3年多来,工作室在一次次报道实战中经受历练,百余次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热门榜单,其中一篇作品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一篇作品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张扬工作室应约向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的工作室”栏目发来稿件,分享“既要又要”的真实经历。

来稿说,一篇报道从拍摄到发稿,最煎熬的环节是哪个?一定会有几个小伙伴回答“想标题”。

今天,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编辑部为这篇来稿也煎熬了一番。小伙伴们草拟了20多个标题。亲爱的朋友,你看完后会选哪个呢?请在评论区亮明态度吧!

1.“既要又要”的工作室,如何拿到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新华社记者张扬,够“张扬”!

3.是张扬成就了工作室,还是工作室成就了张扬?

4.那天前,大家都不知道张扬!

5.新华社给她建立工作室!为什么?

6.大家都因为取标题吵架是吧

7.这个工作室主角,你熟,你们聊

8.粉丝都叫她“羊羊姐”,啥来头?

9.这篇文章,看得心里暖扬扬

10.从两会Vlog到新闻奖,张扬工作室的“既要又要”之路

11.原来你是这样的张扬!

12.暴风成长的90后团队,把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

13.新华社为啥给她建工作室?

14.这够“张扬”了吧!

15.这是“鲜花舍羊羊姐”的业务文章

16.既要又要,谁给的底气?

17.从0到540万粉丝,怎么做到的?

18.看完这篇,你就知道他们凭啥一等奖了

19.你们要的张扬的稿子,来了

20.这就是“轻骑兵”!

21.等等,鲜花舍的羊羊姐有话对你说➡

22.这是新华社的一次大胆尝试!

等等,虽然如此,这篇还是需要一个标题!

我的工作室 | (一个粉丝定的标题)‍‍‍

作者:张扬工作室

“7天,29篇视频报道。”“两年,一部30分钟专访。”

“要能吸引观众。”“不能哗众取宠。”

“个性化IP的打造。”“规模化生产的探索。”

这些听起来“既要又要”的事情,都是张扬工作室一路走来的真实经历。

2020年5月,一篇叫作《全国两会,我们第一次相约初夏》的Vlog,让很多人开始认识新华社记者张扬。

 

2020年底,张扬工作室成立。这是新华社首个面向国内传播的社级个人工作室,路该怎么走?

成立3年多,工作室组建起拥有6名全职人员的核心团队,在一次次报道实战中“暴风成长”:抖音、微博、B站三平台个人账号总粉丝数超540万,百余次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热门榜单,《权威访谈|张扬对话王亚平:重返太空的183天》获2023年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

做一支能跑马拉松的“轻骑兵”

个人工作室作为新媒体主战场上的“轻骑兵”“特种兵”,是更加机动灵活的业务单元。紧跟报道热点,在新闻现场快速出击、高效出稿,是每个工作室成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当我们面对重大新闻节点、突发事件现场时,更是如此。

每年3月的全国两会报道,有着议程节奏紧凑、热点话题转换快的显著特点,素来是媒体记者的一场“大考”。

“两会要来了,羊羊姐过几天应该就会从月更变成日更了吧。”

“又可以看羊羊熬夜剪视频啦。”

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工作室在全国两会期间发的第一篇报道,就变为了粉丝们“追更”的信号:每到这个时候,工作室的发稿频率通常都会变成一天一更,甚至一天多更,凌晨发稿也是常态。

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发布、部长通道等重要议程,工作室会及时制作现场述评类稿件。有此类发稿任务的当日,绝对称得上是极限挑战:

张扬需要在现场对发言完成速记,标注亮点内容;后方成员通过网络直播对发言快速扒词,提炼重点,并截取直播画面以备后期使用;张扬根据前后方提供的素材,需要在发言结束的同时,完成稿件撰写;前方在活动结束后马上架设机位,同时后方迅速核校稿件,保证准确性,最终赶在会堂清场前(通常只有10分钟)完成出镜录制;后方在收到拍摄素材后,即刻开始剪辑包装,前方记者回到编辑部后也会马上投入到分发文案的准备工作中。

在大家共同配合下,一篇强时效性的高质量现场述评才能顺利在当天发出。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7天内工作室共播发了稿件29篇,囊括深度访谈、现场报道、妇女节专属策划、工作花絮等多种稿件类型,涵盖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各新媒体平台。

工作室每个人都参与了新闻创作及运营分发的全流程,并在各自擅长的环节有所侧重,快速反应、高效配合、持续战斗,体现出了令人惊喜的创新力和战斗力。

对于工作室的成员而言,每个人都有在快节奏报道中高效出击的能力,同时也都保留了在慢新闻中并肩战斗的共同坚持。

回顾过去3年多时间,我们越来越“返璞归真”,选择去深耕内容本身。在新闻报道的“快车道”上,我们也想让自己“慢”下来。

2023年7月,工作室推出《张扬对话·扬帆者》系列,通过“纪实跟拍+深度专访”相结合的方式,采制了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电影导演郭帆等多部纪录片式深度专访,单期时长在30分钟左右。

为了拍摄到有深度、有内容的真实事件,每期节目都会经历多次拍摄,我们甚至还会跨省跟踪报道。较长的拍摄周期、纪实性的拍摄风格,带来了海量的拍摄素材。

对于30分钟左右的视频体量,结构怎么布局,多线叙事怎么能既丰富又不显得杂乱,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这个快节奏和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观众对于长视频接受度低、沉浸度低的问题?

尽管过程中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节奏。当每个片子经过一遍遍推倒重来、一轮轮修改调整,终于达到大家心中的标准时,我们都会默默庆幸:还好坚持下来了。

在2023年年末,我们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工作室30分钟的纪录片式访谈长片《权威访谈|张扬对话王亚平:重返太空的183天》,获得了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第一次采访亚平到最后出片,我们花了近两年。

2

“亦庄亦谐”: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

“一篇报道从拍摄到发稿,你觉得最煎熬的环节是哪个?”

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去问工作室的成员,相信好几个人都会把票投给“想标题”这个选项。

成员们大部分都是“90后”,总要在放飞自我和保持端庄之间,反复权衡。稿件的标题既要紧跟热门话题,具备吸引受众的潜质,又不能一味追求噱头、哗众取宠。每到这个环节,大家可谓是绞尽脑汁、吵个不停。

其实这样的难点不仅存在于这一个环节。作为依托新华社成立的个人工作室,不仅需要保持新华人的基因底色、恪守国家通讯社的报道准则,也承担着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的职责使命。

在新媒体时代,作为从小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网络原住民,当下的青年群体普遍不太喜欢强势、灌输、说教的语态,快餐式的观看习惯也让他们更追求感官刺激。

如何挖掘热点人物事件背后的正能量,并润物无声地表达出来,引发年轻人共鸣,让工作室的年轻人挖空了心思。

还记得稿件《张扬对话贾玲:电影的魅力,在于你可以完全融入一个人的一生》的拍摄制作和发布期间,正值电影《热辣滚烫》热映,观众对于导演减肥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正处于巅峰。

经过反复讨论,我们在访谈开场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温情的环节——张扬给贾玲一个拥抱,回应了她此前在电影官宣时发布的长文:“有机会能不能上台抱抱我”。

在访谈主体部分,我们并没有紧抓“减肥”这一观众最为关心的话题,而是通过由浅入深的访谈逻辑,用“最想上热搜的词”这一问题作为推动,将对谈重点从表层的“减重一百斤”递进到更为深层的“学会爱自己”上,让更多观众在对谈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与之共鸣的力量。

这个工作室的年轻人很多,但是想要做出来的稿件能够与青年群体产生情感共鸣和连接,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对自己身处的这个群体进行讨论和反思,捕捉潜在的情感和情绪。

工作室小黑板上关于稿件主题的设定依旧会被一次次推翻,大家关于标题的争论还是会持续到发稿前的最后一秒,因为我们都想做一个有趣的新华社记者。

3

“个性化的规模化”:探寻打造个人IP的独特与普世路径

“像追剧一样追两会报道。”

“访谈的画面不要切得那么频繁,谈话场显得太仓促。”

这是工作室收到的两条早期评论,至今都让大家印象深刻。如果说前一句让我们开心于粉丝对工作室报道的肯定,那后一句则是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透过屏幕的像朋友般的操心,冰冷ID背后那个素未谋面的人和我们互动起来了。

在几年的实践中,工作室通过坚持深耕内容为观众提供高质量新闻产品,用年轻化、贴近性、清新自然的表达,以及具有人格特质、富有生活气息的第一视角叙事,积极搭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共鸣体系,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个人IP的语态风格与品牌调性。这样极具个性化的IP打造,让新闻报道在投入“大海”的那一刻,激起了明显的水花。

每次发稿,我们总能在评论区收到粉丝们的反馈,有与片中观点产生共鸣的长评,有对片子内容提出的建议,也有对系列节目更新的期待。

在账号后台,粉丝也经常通过留言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滴。

一名同学从二本院校考到了北京211高校的硕士,坐在前往北京的高铁上发来长信,说考研前夜听到张扬用钢琴弹奏《孤勇者》,一瞬间就热泪盈眶;年末,当各平台纷纷推出AI生成的年终报告时,粉丝们也会将自己的报告发在私信里,他们对工作室作品的点赞次数在报告中高居榜首;也有的留言,仅仅是想要分享一次很好看的晚霞、一朵开得正盛的鲜花……

这种关于人生重要节点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分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与粉丝在情感上、社交关系上的连接,这也成为我们做好内容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在工作室运营的几年里,成员们也在不断思考打造个人IP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对于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价值贡献体现在哪里。

其实,我们可以把小而美的个人工作室理解为新媒体理念的体验官和践行者,就像是一支特种兵、轻骑兵,可以高效地推进、创新,通过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创作,检验思路的有效性,为主流媒体的整体创新及其他工作室的建设提供一点借鉴意义。

目前,工作室已经启动市场化运作试点工作,努力以高传播正能量栏目为抓手,以多种新媒体态优质内容为补充,探索高品质传播内容市场化路径、规模化生产路径。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关注有志于“网红”工作的年轻记者,希望能够结合工作室运营经验,挖掘有“网红”潜力的栏目或个人IP,让更多记者深度参与到出镜、优质内容创作和运营全流程中去。

在写这篇稿子之前,我们试图总结工作室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一时间,有很多“既要又要”的场景纷纷被“提名”。它们具象地表现为一轮轮头脑风暴,推翻了N次的方案策划和改了N+1次的片子,以及每一个用热爱支撑的高速运转的日子。

在这“既要又要”背后,无非就是对出品品质的执着。

在执着的背后,也就只是想要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从不同的岗位、甚至是不同的城市聚在一起,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心理、铆着一股劲儿的精气神,想要干好这件事、蹚出这条路。未来,我们也将带着这份“既要又要”,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征稿启事

媒体融合发展演变出“工作室”形态。作为“融媒轻骑兵”,工作室发挥个性特色、灵活特点、主流特质,推出了一批受众喜爱的作品,成为媒体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行业有哪些知名工作室?它们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建立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开设“我的工作室”栏目,邀请媒体工作室就创办经验、精品力作、感悟思考等研讨交流。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的工作室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的工作室】+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更多阅读

刚到地方历练,碰上重大事件! 谢谢你,大堤上的新闻人这个失联村,记者竟三进三出! 领导发来微信:还没跟上队伍吗?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任金蕊 彭婕妮林芝瑶

实习:陈祖明 彭曼依

 

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