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艺(1933.8.30—2013.5.13),江苏无锡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等,出版《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等专著,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等。

构成陆学艺学术人生最为内核的要素是“智慧”,它既是一种精神境界,又是一种人生态度。

看得最重的是自己的成果能不能推进社会进步

通常而言,智慧似乎仅是后天的、经验性的东西,但从智慧的性质、品位和运用看,它却受制于人格。凡是有成就的学者不仅有一套独到的思想观点,而且必有独特的“智慧”,而这种独特的“智慧”必以其人格为前提。

陆学艺始终保有一颗学识为公的“公心”。1956年,高中阶段的陆学艺就“立志要在党和前辈们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一个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这一宏愿倾力于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给社会带来福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5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到大兴县“开门办学”,大学阶段的陆学艺便跟着社员下地干活,与黄村镇东芦城公社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959年“社会主义再教育”,陆学艺被派到黄村镇西芦城给大队支部书记做助手。陆学艺回忆这些经历时说:“作为农家出身,我对农村并不陌生,但在芦城这里学习到的农村知识是最多的,是我研究农村解剖的第一只麻雀,是我分析观察农村运行、政策臧否的一个窗口。”1978年肇始的改革开放使当代中国的发展迎来重大转变。对陆学艺的学术生涯来说,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投入到这场巨变中,撰文为在全国推行包产到户鼓与呼。1979年,针对当时对包产到户的种种非议和指责,他前往安徽等地调研,写成《包产到户问题应当重新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对推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夏,晚年的陆学艺考察黑吉辽等地产粮区后写成《把东北平原建成中国未来的大粮仓》,向中央建议要确保中国粮食安全,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篇“三农”力作,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如今已变成了现实。

陆学艺认为,社会学的历史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他的学术作品也正是为此而立说。陈锡文回忆陆学艺时说:“他非常执着地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的,写多少东西对他来说是次要的,而他看得最重的是自己的成果能不能推进社会进步。”经济学家吴敬琏也回忆道:“学艺为人民福祉建言的诚意和自觉的社会担当勇气一直让我心仪。”

“哲学里学的东西,到社会学方面都用得上”

青年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哲学的实践价值在于给予人们某种思维方式,哲学是陆学艺治学的基础,也是他智慧的灵魂。

陆学艺1956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系,一年后转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听过两年哲学大家冯友兰讲授的哲学课,也是冯友兰的关门弟子。1962年,陆学艺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师从中国著名哲学史家容肇祖,主攻宋明理学,1965年毕业后留所专研中国哲学史,直到1978年转向社会学研究。

陆学艺的哲学功底为他之后的“三农”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功底,提供了学术研究智慧的养分。陆学艺说:“哲学里学的东西,到社会学方面都用得上。”他并不认为从哲学到社会学研究的转型有什么难以逾越的鸿沟。陆学艺的儿子陆雷回忆说:“他不是通过学习现代化的理论或研读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是依靠自身方法论的训练,哲学的抽象能力去分析、厘清从调研中收集的材料,用朴素的视角去写作,用常识去建构他的策对,他的文章。”

用实地调查研究积累经验

费孝通说:“社会研究是要在实地里发生问题,不是在事先制定表格的,这一个分别却很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走出书斋,用实地调查研究来积累经验,而积累的经验,实际上是对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的科学认识。这一新的科学认识便是增长的智慧。陆学艺所著《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社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现代化》等文章,无一不来自他经过实地调查研究而形成的经验积累。

陆学艺在很小的时候就曾做过农活,有一些切身体会。1950年2月从上海学徒回乡,在长期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陆学艺从未间断过对“三农”领域的关注,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会调查农村、研究农业、了解农民,逐渐形成对农村政策、农业政策、农民致富的看法。1978年,陆学艺根据多年积累的资料、思考与经验,写成《关于加速发展我国农业的若干政策问题的建议》,共12条,近4万字。同年10月在《国内动态清样》摘要发表近9000字。这篇文章也引起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宋一平的注意,特意找陆学艺谈话,请他以后专门从事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建议他经常到各地农村去调查,而且允许他查阅内部资料,对其日后的“三农”问题研究起到重要方向指引作用。

1985年,我国粮棉生产在连续几年快速增长之后,出现较大幅度减产。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从“超常规增长转入常规增长”的“计划性减产”,不必过虑。陆学艺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指出,“1985年减产不是偶然的,相关部门对粮食形势估计过于乐观,放松了领导,粮食播种面积调减步子跨得太大,特别是调整粮食收购价格和生产资料涨价,种粮成本高,收益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他将调研内容以《农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为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发表,深入分析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11个问题,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同年6月10日,邓小平在听取经济情况汇报时提及了陆学艺的观点,邓小平强调:“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有位专家说,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

真正的学问在下面

陆学艺的“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扎根广阔的田野泥土中勤奋地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实践出来的。他早年间养成的实地调查方法一直沿用终身,为他从事社会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方法论基础,且他的实地调查方法是非“本本”可见的。

例如,每当到一地开展研究,陆学艺都要做到去村里、县里走一圈,他每到一村、一县都能很迅速地“接上头”,很快熟悉起来,因为他是农民出身,当过“县官”,与乡村里的老乡、县里的干部,很容易贴近,有着很多共同话题。同时,每到一地调研、开会,甚至是休假休息,他都要去当地菜市场看一下。陆学艺说:“菜市场里有学问。”菜价高低一方面显示农产品供应的市场情况,另一方面反映当地的生活水平,还可以了解菜农的收入状况;菜的品种,一方面体现市场供给,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地的特产,特产就是一种当地的文化;卖菜的吆喝声、买菜的讨价还价声,可以看出当地百姓生活的文化日常、规则与习惯。他认为,菜市场看多了、走多了,对不同地域的菜市场微观调查就有了比较,再对照当地的地情、“人情”、地貌以及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就可以从这些微观的调查中大致判断当地中观或宏观上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百姓的生活水平。

每当陆学艺的学生放寒暑假时,他都会要求他们回乡后做一些调查研究,回来向他汇报。这是想让学生也养成他早期利用寒暑假调研的习惯,多了解实地、多接触群众、多交朋友。正如陆学艺强调的,搞社会学既要看到物,更要看到人,真正的学问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