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下午,旅德大熊猫“梦梦”在柏林动物园顺利产下双胞胎,受到广泛关注。新华社报道团队受邀到柏林动物园采访。

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熊猫外交官”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用好这块“金字招牌”,讲好中国故事,拉近中德两国距离?

他们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见闻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梦梦”在德国产下双胞胎,新华社记者收到邀请

本文作者:褚怡 杜哲宇

2023年12月14日德国柏林动物园内的大熊猫海报。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那些毛茸茸、圆滚滚,左手抱竹子、右手拿水果的大熊猫,一出现在公众视野,就能成为焦点。

“大熊猫热”席卷全球,这些“最萌外交官”凭借其独特魅力,成为代表中国形象与文化底蕴的鲜明符号,助力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一)

2017年7月5日,习近平主席和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见证柏林动物园大熊猫馆开馆。开馆仪式上,习近平主席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希望“梦梦”“娇庆”能够拉近中德两国距离,成为承载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新使者。

来到德国后,“梦梦”圈粉无数,被评为“海外最受欢迎大熊猫”。2019年夏天,她顺利产下双胞胎兄弟“梦想”和“梦圆”,这是德国首次见证大熊猫幼崽的诞生。去年12月,这对双胞胎兄弟按约返回中国。

近年来,尽管德国涉华舆论复杂多变,但每每提及大熊猫,温情与和谐总是主流:民众关心大熊猫回国后的生活,期待有更多大熊猫幼崽在德国诞生;柏林动物园把“梦梦”当成宝贝,动物园园长称,“梦梦”和“娇庆”是柏林动物园的骄傲,它们让动物园变得完整。

我们看到柏林动物园在其官方网站和门票上大量使用“梦梦”的形象进行宣传;动物园的售票处张贴着醒目的大熊猫海报,纪念品店最显眼的位置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大熊猫主题冰箱贴、玩偶、T恤衫等商品。

动物园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除了本地游客,还有不少游客从其他城市乃至周边国家专程来看大熊猫。

8月11日在德国首都柏林,工作人员为大熊猫“梦梦”做超声检测。柏林动物园供图

柏林动物园大熊猫馆馆长弗洛里安·西克斯在后来的采访中向我们解释:大熊猫出生后一周内状况不稳定,在生理发育和环境适应等方面面临很多挑战。

“在这个微妙的时期,保持最高标准的卫生水平和安静的环境对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都至关重要。”因此尚不宜与公众见面。

不过,由于雄性大熊猫不参与幼崽抚养,游客依然能看见在熊猫馆悠闲吃竹子的熊猫爸爸“娇庆”。

(二)

23日一早,我们收到“梦梦”再次产下双胞胎的消息。随之而来的,还有柏林动物园的新闻发布会邀请。

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媒体,我们第一时间赶赴新闻发布会的举办地点熊猫馆,现场气氛的热烈程度超乎想象。

8月22日,工作人员为旅德大熊猫“梦梦”产下的幼崽测量体围。柏林动物园供图

几乎所有德国主流媒体都提前抵达,争抢最佳报道位置。各家媒体把整个熊猫馆围了起来,路过的游客想看看在草地里晒太阳的“娇庆”,都得绕一圈才行。

8月23日,柏林动物园园长安德烈亚斯·克尼里姆(Andreas Knieriem)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在这场“抢位置大战”中,记者们各显神通,“长枪短炮”齐上阵,提问环节竞争激烈,每个媒体都希望能获得更多关于大熊猫的信息。

柏林动物园园长安德烈亚斯·克尼里姆对我们说,两只幼崽身长约14厘米,出生体重分别为169克和136克。“‘梦梦’一直都是完美的妈妈,当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立刻很温柔地抱住它们。我们可以感受到‘梦梦’对孩子的爱,这种爱让人动容。”克尼里姆说。

“刚出生的大熊猫看不见也听不到,几乎没有免疫系统,不能独立摄入营养,因此需要母亲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西克斯表示。

在发言中,西克斯高度评价中国在大熊猫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本次中德合作,形容双方专家团队的合作“紧密得令人难以置信”。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每年要迎接约20只幼崽出生,他们经验丰富,能够更好地评估幼崽的发育情况。”西克斯说,“今年3月大熊猫妈妈接受人工授精时,就有中方专家为我们提供支持,帮助我们照顾幼崽。”

(三)

大熊猫作为独特的“外交使者”,具有极强的文化影响力。

以“旅德大熊猫‘梦梦’再次诞下双胞胎”一事为例,新华社播发的英文系列报道被全球1000多家媒体采用,足以见得“最萌外交官”的国际吸引力。

三篇英文系列报道。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所有大熊猫相关话题里,都是网友的喜爱与赞美之词。大熊猫已然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

在国际传播中,大熊猫以其独特的生物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跨越语言障碍的代表性符号,传递“和平”“友好”价值,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情感共鸣。

大熊猫的健康成长,显示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为中国讲述更加贴近海外受众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素材。

在当前复杂国际舆论形势的背景下,“熊猫外交官”的软实力不容小觑。这也启示我们新闻工作者,除了依赖传统的语言手段外,还可以使用富有文化特色的非语言符号来构建和传播国家形象。这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国际传播中的固有模式与局限,更能够为中国的对外交往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这篇稿件,小编们绞尽脑汁想了几个标题,你喜欢哪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