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是人类认识宇宙的科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活跃的前沿学科,对其他门类的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新华社特色栏目《星空有约》聚焦大天文领域,在主流媒体中独树一帜。栏目紧跟天文科技的最新前沿,面向网络、面向青年,报道公众关注的天文天象奇观、航空航天科技等新闻,落实“移动优先”要求,实现互动化传播。自2021年开栏,3年多来,《星空有约》栏目播发稿件1000余条,平均采用达350家,新华社客户端平均阅读量超300万,已逐步成长为新华社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常态化、系列化、品牌化特色文化科普栏目。

今年,《星空有约》栏目进一步加强策划,播发一系列独家融媒报道,爆款频出。独家报道《公历2024年比农历甲辰年长12天,为啥?》,通过采访天文科普专家,科普我国传统历法相关知识,稿件播发后迅速成为当日爆款,被3697家媒体采用,客户端总阅读量594万次,微信总阅读量300万次;4月播发的原创报道《4个“龙”!10日将迎“龙年龙月龙日龙时”》全网刷屏,“龙年龙月龙日龙时”微博话题页阅读量超1.4亿,成为现象级的传播产品。

《星空有约》栏目稿件为啥能频频火出圈?栏目策划有哪些有益经验?

01

一、巧策划:跨界融合让天文科普接地气聚人气

奇观天象报道是《星空有约》栏目的主打内容,多年来受到广大网民的欢迎和喜爱。在做好天象报道过程中,栏目不断尝试新报道角度,将天文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巧妙结合,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接天气,奇观天象报道精彩不断。流星雨、行星合月、“超级月亮”、夏季银河……各类奇观天象都是《星空有约》栏目的“常客”。栏目每个月发布“天象日历”,预告即将上演的精彩天象“节目”,方便大众追“星”。重要天象来临前夕还会发布详细预告稿件,例如《半影月食来了,“月姑娘”的脸悄悄在改变》《就在这两夜!一起看天琴座流星雨》等报道,不仅向公众预告天文奇观,而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背景知识和观测方法,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栏目还结合奇观天象,制作高质量的天象深度解读报道。《专家科普:地磁暴对人类有哪些影响?》《眼花缭乱的掩、合、食、凌……你分得清吗?》《科普专家解析“热门”彗星的“冷知识”》等报道力求以轻松的语言、有趣的内容、多元的形式为公众送上科普大餐。

接地气,跨界融合强化传播张力。《星空有约》栏目不断探索最佳报道角度,通过“天文+文化”等跨界融合强化传播张力,充分放大天文学富有魅力的特质。新年、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栏目策划播发系列稿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背后的天文知识等,探索出将天文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跨界融合报道的独特角度,通过天文视角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与底蕴,受到读者欢迎。

《为什么这个龙年叫“甲辰龙年”?》,从大家新年经常谈论的“甲辰年”说起,通过采访天文科普专家,将我国传统历法和干支纪年讲好讲透,让受众不仅可以收获科学知识,还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类似的报道还有《今年的大年三十还在,未来5年的去哪了?》《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龙抬头”,几点抬?》《虎年元宵月为啥十七圆?》等,选题视角独特,为受众提供新颖有趣又富含知识性的阅读体验。

聚人气,优质内容广受网民欢迎。今年清明节期间播发的稿件《都说“四五清明”,今年为啥不一样?》,通过科普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特点等,详解今年清明为何是在4月4日。很多网民留言表示,稿件让他们“对清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长知识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科普文章出现,让更多人了解自己国家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这天,栏目策划播发的《“龙抬头”,几点抬?》这则报道,通过描述二十八星宿的传统故事,讲述了“龙抬头”的现象,介绍了“龙抬头”的具体观测时间,采用文字、海报、漫画等多种形式,集新闻性、科普性与民俗性于一身,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02

二、追前沿:跟踪最新成果提升报道“含新量”“含科量”

3年多来,《星空有约》栏目积极拓宽报道视野,一方面紧跟最新前沿,及时播发天文领域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加强追踪航空航天领域最新科技进展。栏目“含新量”“含科量”不断提升。

硬核科技报道实现“软着陆”。今年以来,栏目播发系列大天文领域硬核科技报道,新闻性和知识性显著增强,成功搭建了一座连接受众与科技的桥梁。2024年1月,栏目播发独家稿件《世界首台!AIMS望远镜突破太阳磁场测量难题》,关注世界首台“用于太阳磁场精确测量的中红外观测系统”突破百年测量瓶颈、取得最新研究进展。稿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家和冷湖天文观测基地高度评价,很多网民称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望远镜感到骄傲和自豪。

4月10日,取得丰硕考察成果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凯旋。《在南极“冰盖之巅”仰望苍穹》聚焦考察期间考察队员在南极昆仑站成功安装并运行的一台近红外望远镜,生动报道这台“不怕酷寒、不怕霜冻、不怕吹雪”的近红外望远镜在南极“冰盖之巅”,仰望苍穹,探索宇宙奥秘。

此外,栏目还播发《天王星和海王星的颜色有啥奥秘?》《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面世》《暗物质卫星“悟空”公布最新科学成果》等稿件,用生动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天文领域前沿科技成果。

追踪航空航天领域新动态。《星空有约》栏目紧跟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展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取得的进步与成果。《航天员“太空出差”任务都有啥?》《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了!航天员回家路上经历了啥?》《到月球找水、去火星采样……未来我国深空探测有这些大动作!》等稿件,详细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的探索,激发了读者对太空的畅想和渴望。

4月12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鹊桥二号中继星已完成在轨对通测试。当天,《星空有约》栏目播发深度科普稿件《硬核浪漫!鹊桥二号在太空撑起一把“金色大伞”》,对鹊桥二号的大型可展开星载天线进行解读分析,科普这把展开后直径达4.2米“金色大伞”的特点和作用,讲述背后研究团队的故事。

建立背景强大的专家团队。天文报道专业性很强,栏目为此建立了自己的专家团队,与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各地天文馆和天文协会、高校天文系以及航空航天等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星空有约》的每一篇报道都经过相关专家审稿把关,确保报道内容和表述安全准确。《星空有约》很多报道因权威专业、深入浅出,被科技部、紫金山天文台等专业权威公众号转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星空有约》栏目创意策划非常新颖,我们也一直密切合作,致力于深入挖掘精彩的天文前沿故事,每篇稿件都经过天文台专家亲手审阅修改,既保障了栏目稿件的科学准确性,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深奥的科技知识。”

03

三、新表达:打好“组合拳”创新融媒呈现

《星空有约》栏目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可体验、可互动、可分享的优势,在新媒体平台打出系列“组合拳”,有效增强了报道的传播能见度。栏目稿件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官方公众号的“常客”,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

融媒化可视化呈现。融媒报道需要大量的可视化呈现,全国各地的新华社摄影记者、天文学会会员、天文摄影爱好者是《星空有约》栏目融媒素材的巨大宝藏。他们有的擅长拍流星雨,有的擅长拍日月食,有的擅长拍深空天体。栏目组建立了星空报道摄影群,根据报道内容,摄影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照片和视频素材,丰富了星空融媒报道资源。

海报、图片、视频、动漫等已成为《星空有约》栏目的标配。3年多来,《星空有约》栏目已播发海报600多张、图片3000多张。新华社摄影部为《星空有约》配发图表、漫画近千幅。音视频部还以AI科普形式对栏目稿件进行二次包装,丰富报道形式,增强了栏目矩阵的整体影响力。

标题精心打磨,内容富有“网感”。标题是报道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星空有约》栏目每条稿件的标题都经过精心打磨,吸引受众阅读。稿件内容力求在准确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网感”,适合在不同新媒体平台传播。业内分析人士认为,《星空有约》栏目稿件标题精湛凝炼,增强了内容的可读性与感染力,非常适合在报刊、新媒体平台等多渠道广泛传播,很受用户和读者欢迎。

产品可体验、可互动、可分享。新华社客户端开通“问记者”功能,网民通过新华社客户端“问记者”板块可以和《星空有约》稿件作者积极互动。众多网民为报道评论和点赞:《地球自转加速,2021年会过得更快吗?》点赞量过万,客户端总评论量9337次;《用古代天文学家命名的这台大望远镜,如何守望星空?》客户端总评论量8452次;《快查收!这是份春季星空密码》用4张海报详细展示春季星空的星象图,客户端总评论量8661次,网民纷纷点赞“这份星空密码真棒”。

栏目品牌化建设。为了顺应融媒发展大势、创新运营机制,2021年,新华社国内部在北方新闻编辑片组建了星空工作室,创办了《星空有约》栏目。星空工作室运用互联网产品思维,加强《星空有约》栏目品牌化建设。每组融媒产品都标注“星空工作室出品”,海报和图片上有专门设计的“星空有约”LOGO。工作室还研究设计了栏目头图,力争把“星空工作室”和“星空有约”打造成新华社融媒报道的IP。

04

四、看未来:多举措增强栏目影响力

在同类媒体报道中,新华社《星空有约》栏目在奇观天象、天文领域的报道可谓独树一帜,在报道数量、质量和传播效果等方面遥遥领先。下一步,栏目将拓展报道视野,进一步增强报道的新闻性、趣味性以及科技含量。

一是强化与专业机构合作,丰富报道主题,深化科普内容。栏目将继续拓宽报道视野,涵盖更多天文学领域的主题,如宇宙物理学、星体化学、天体观测技术等,引入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新发现,增强报道知识性,保持受众对栏目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此外,栏目将考虑与其他领域的内容进行跨界合作,如与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合作,创造更丰富的栏目内容,吸引不同领域的受众。同时在微博等平台引入互动元素,如读者提问、投票、分享观点等,增强受众的参与感。

二是进一步打造栏目专题。伴随栏目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更加有效地提升栏目辨识度及传播能见度尤为重要。《星空有约》栏目将进一步研究社交媒体传播规律,通过栏目包装、算法推荐、互推引流等提升传播能效。

保持栏目更新频率,增强活跃度。充分利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进行主动推广,提高栏目的传播能见度;根据栏目的科普性质,考虑在B站、知乎等平台落地,扩大栏目的知名度,并与微博“大V”和B站网红UP主合作,通过联合话题等形式进一步增强栏目影响力。

三是丰富多媒体报道形式。在无视频不传播的时代,《星空有约》将进一步整合新华社视频采编力量打造更多视频类报道。当前,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航天迷”“星空粉”越来越多,栏目将逐步探索在新华社微信、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加强直播,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天文科普课程,引导更多天文爱好者深入学习,开辟科普报道新空间。(作者刘心惠系新华社国内部北方新闻编辑片首席编辑,朱舜系新华社国内部编辑)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9期

原标题:《天文科普如何做到现象级传播?——解密新华社<星空有约>栏目的创新融合策略》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