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新闻社记者|阿则日合
香港作为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金融服务、旅游、贸易及物流和专业及工商业十分发达,尤其是金融业,香港与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并列为全球国际金融中心。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的科技创新方面却明显落后。
这种经济结构的弊端在后疫情时代暴露无遗,近年来随着通货膨胀、债务风险、货币风险和地缘政治危机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际政治的不确定性,香港经济体系中,无论是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板块,还是旅游贸易服务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香港政府显然意识到了香港经济结构的短板,从2015年开始逐渐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就在2022年12月22日,港府公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以下简称“《蓝图》”),勾画出未来五至十年创新科技的宏观发展目标和系统战略规划,提出涵盖研发、初创企业、人才和产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愿景参考指标,目标是打造国际科创中心。
香港政府改变了过去“不干预”经济发展思路,化身“有为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不过对香港而言,想要补齐科创这一短板,甚至想“后来居上”,充满挑战,但也有机遇。
有为政府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珠三角的改革开放为香港制造商提供庞大的生产腹地和大量商机,中低端制造业陆续迁入内地,香港经济逐渐朝着以服务行业为主的方向发展,金融、贸易、航运、旅游成为经济的四大支柱。
尤其是金融业发展迅猛,过去几十年里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一直很稳固,这也导致更多社会资源、人才资金等向更容易看到收益的金融行业倾斜。而政府对经济也采取“不干预”政策,但科技需要长期投入,需要政府去推动。
据悉,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的20多年间,特区政府在科研经费上的投入GDP占比不到1%,这导致香港科技创新方面滞后。截至2020年底,香港独角兽企业仅12家,香港创新及科技产业从业人员仅4.5万人,每千名劳动人口中创科从业人员仅11.56人。
截至2021年底,香港初向创企业仅3755家。2022年,香港一共有7家世界500强企业,却没有一家是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香港整体表现位居全球第三,“创新能力”在全部12个指标中得分最低,排名全球26位。
实际上,香港政府早就意识到科技创新落后对香港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在1999年,港府就成立了创新科技基金,但直到直到2020年制造业在本地GDP的占比仍然仅1%,本地研发开支占GDP比重仅0.99%。
香港坊间有这样一句话“High Tech揩嘢,Low Tech捞嘢”,意思是搞高科技就会失败,搞科技含量低的就能赚到钱。所以此前香港对科技投入的热情并不高。
但在2015年后,香港坚定了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成立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创新及科技局,负责制订全面的创新及科技政策。在过去五年事件里,香港史无前例地投入逾1500亿港元推动香港科创发展,从八大方向推动科创发展,包括增加研发资源、汇聚科技人才、提供创投资金、加强科普教育等。
2022年10月,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发表首份《施政报告》提到,要全速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两个月后《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出炉。
李家超领导的港府以“有为政府”的姿态,在引进资本与人才、投资产业方面主动出击。施政报告提出,在今年内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及“人才服务窗口”,政务司司长带队统筹招揽人才。特区政府将扩大其内地办事处和海外经贸办的职能,17个办事处会设立“招商引才专组”,主动接触目标企业和人才,联系世界百强大学,推广各项计划。
同时港府还成立了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近年在“未来基金”下设立的“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和“策略性创科基金”,以及“共同投资基金 ”归一收纳,汇聚有关资源,由政府主导投资策略产业。
后发优势
经过前期投入,香港科创领域已经有所斩获。近年来香港在高端制造、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医疗医药、半导体、物流、文化消费以及新能源等赛道孵化出了一批独角兽企业。
其中包括超级独角兽DJI大疆创新、SenseTime商汤科技、Lalamove货拉拉,市场估值逾百亿美元。
事实上,香港在发展科创方面拥有不少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香港发展为国际科创中心,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香港科创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深圳-香港-广州地区”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第二,是研究、产品开发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大湾区内城市各有优势,互补性强。
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来,香港和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两大中心城市,在科创合作方面备受瞩目。
长久而来,土地与房屋问题一直困扰着香港。“十四五”规划首次将深港河套地区纳入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香港特区政府也在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了《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拟打造覆盖香港元朗区、北区和深港口岸经济带,占地约30000公顷“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都会区,计划落成后可容纳250万人居住,提供65万个职位,此举将有利于破解土地与房屋的掣肘。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在发挥金融对科创企业融资的支持也具备优势。港交所在2018年修改《上市规则》,突破性地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40多家公司成功上市,让香港成为目前世界第二大、亚洲最大的生物科技融资平台。
新一份施政报告更进一步提出,港交所将于明年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此举可增加创科企业的集资渠道,同时吸引海内外科企落户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