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地理与艺术的交汇处,金京模先生的《地貌类型图说》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地球表面的窗口。这组作品不仅展现了画家精湛的技艺,更通过艺术化的地质语言,将喀斯特、冰川、丹霞等地貌的壮美与科学内涵凝练于宣纸之上。
作为当代地貌绘画的代表性人物,金京模先生深耕地质美学领域六十余载。他的创作突破传统山水画的程式,以严谨的地学考察为基础,融合水墨、岩彩等多元技法,既保留了东方艺术的写意精神,又精准呈现了不同地貌的形态特征与形成肌理。《中华江山图》获2024亚洲艺术经济年度数字版权十佳样本,其科学性被多所科研机构及高校地理系列为辅助教材。
《地貌类型图说》
金京模 编著
1984年5月科学出版社 出版
四、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
沉积在海底、湖底的水平或稍有倾斜的地层受了地壳运动的力,离开了原来的位置开始上升、下降,发生倾斜或弯曲,并发生断裂,这叫做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可分为: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和断层作用形成的地貌等。
9.水平岩层构成的地貌——水平山
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岩层产出状态,发生多样的变化。有的岩层虽然经过地壳运动使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仍保持水平状态,由这样的水平岩层组成的地貌,多见于中新生代地层分布区。
10.倾斜岩层组成的地貌——倾斜山
当地壳运动不仅使岩层形成时的上下位置发生变化,而且改变了岩层的水平状态,使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时,称为倾斜岩层。倾斜岩层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不均匀抬升或下降所引起。倘若层受到强烈地壳运动可使岩层直立。
11.褶皱岩层组成的地貌——褶皱山
地壳运动可以把岩层挤成各式各样的弯曲。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曲叫褶曲,系列的波状弯曲叫褶皱。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二种:背斜和向斜。一般说来,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向斜是向下的弯曲。岩层受挤压变形,形态十分复杂,规模一般都很大,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方向性。我国的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大山脉都是褶皱断块山。
褶皱形成的时候,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原生形态表现为突出的山脊;向斜是下弯曲的原生形态表现为谷地。但在褶皱形成以后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地貌可发生变化或被均夷为平坦地面,有时还可形成背斜构成谷地,向斜构成高地。
12.断 层 山
岩层或岩体受力后发生变形,当所受力超过岩石本身的抗压强度时就会破坏岩石的连续完整性而发生破裂,形成断裂构造。
岩层断裂后,如果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称为裂隙。裂隙就是岩中的裂缝。
岩层或岩体受力破坏后,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如果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为断层。断层形态多种多样,规模小的可在标本上见到,大断层可延伸数十、数百、数千公里,甚至更长。我国的大山脉,如昆仑山、北祁连山、中祁连山、秦岭、天山都分布着数百公里长的一系裂断裂带。
(以上图片选自《地貌类型图说》第四章)
金京模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