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也救不了 中银基金这些产品深陷亏损
近期,A股上演了一轮史诗级暴涨,上证指数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从2689.70暴涨至2674.40亿元,拉升逾千点,让不少深度套牢的投资者和公募基金重新燃起了希望。
Wind数据显示,9月24日至10月9日,短短7个交易日内,共1200只公募基金涨幅超过30%(仅统计主代码),一些主动权益基金迅速反弹50%,部分指数基金涨幅更是高达70%。 不过市场暴涨过后,依然有大量基金未能摆脱深度亏损的局面。中银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中银科技创新一年定开、中银内核驱动A、中银港股通优势成长三只基金自成立以来的亏损幅度依然超过30%。 如果从近三年时间来看,中银基金旗下有11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30%,有30余只产品跌幅超过20%,而中银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也仅为69只。 其中,中银内核驱动A近三年的收益率为-48.46%,自2020年8月18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39.45%,该基金成立时规模为12.33亿元,然而四年过后如今规模仅剩1.56亿元。该产品首任基金经理为吴印,在任期内亏掉31.74%,吴印于2023年7月25日离任,随后杨亦然接任又亏掉11.30%。 中银科技创新一年定开近三年的收益率为-44.37%,自2020年8月5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40.17%,该基金成立时规模为7.46亿元,经过四年运作目前规模已经降至1.45亿元。 中银基金主动权益类产品似乎逃脱不了走向“迷你”的命运,目前规模最大一只产品为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A,该基金规模为17.83亿元。但相比2021年1月12日成立时19.59亿元,已经缩水了近2亿元,而且该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成立以来收益率为-9.36%。如此下去,该基金规模规模或将进一步缩水。 从这整体来看,中银基金旗下主动权益类产品规模小于1亿元的基金达到了30余只,其中不少产品已经被清盘。据统计,中银基金在2023年清盘14只基金,清盘数量居行业之首。到2024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上半年已有7只基金清盘。 面对快速增长清盘量,中银基金通过修改基金合同,让不少产品得以继续运行。比如,今年8月22日,中银量化精选混合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会议,修改了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终止运作的条件实现了“保壳”。2024年以来,中银基金陆陆续续有8只基金修改合同中终止运作条款,加上中银量化精选混合,将有9只修改合同条款。 业内分析认为,在当下市场环境,公募基金担忧新发行产品达不到成立的基础门槛,所以集中精力做好持营,等待好的机会通过业绩实现“翻盘”。 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近期A股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上涨,但中银基金通过修改基金合同得以“续命”的产品依然生存艰难。中银远见成长的规模尚能维持在5000万以上,而中银新能源产业规模依然只有0.29亿元,中银鑫利的规模为0.37亿元,中银中证1000指数增强规模也只有0.35亿元,中银珍利的规模仅有1000万元左右,中银颐利规模则只剩400万左右,而中银数字经济则最终还是走向了清盘。 责任编辑:李欣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