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移动新媒体

202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

2024-02-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年西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历史新高

  879.80亿元!增速全国第一

  记者 谭瑞华 实习记者 张婷婷

  过去一年,我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着力实施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供给优化和消费提振专项三大行动,持续推进各项促消费政策落地落细,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回暖。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2023年,我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9.80亿元,同比增长21.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位。

  提升消费场景

  持续改善消费环境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服务保障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过去一年,我区持续升级城市消费,评定自治区级特色步行街3条、智慧商圈和智慧商店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拉萨、日喀则、林芝、昌都入选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

  衣服拉链坏了,到街角就能换;家门钥匙丢了,到社区门口就能配;做饭缺食材了,下楼就能买到……在拉萨市城关区团结新村社区,居民的日常所需在一刻钟内就能实现。打开“便民生活圈地图”微信小程序,以所在位置为“圆心”、步行15分钟左右距离为“半径”的区域内,医疗、购物、美食、快递、健身、休闲娱乐、银行金融等应有尽有,广大市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方便消费,进一步提升了消费体验和便利性。

  “我是在团结新村社区租的房子,平时上班忙也不太出门,对社区也不熟悉,缺什么都跑到超市去买。现在一打开‘便民生活圈’,发现原来周边什么都有,买菜、办事、买药,都很方便。”居民陈女士笑着说,她的日常消费需求基本上都能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得到满足。

  城市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的同时,我区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满足农村升级的消费需求,乡村消费也在不断发展。据了解,西藏自治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整区推进项目第一期已全部建设完成,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82个、物流仓储配送中心82个、乡村电商服务站点1130个,通过补齐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释放了乡村消费潜力,实现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14亿元,同比增长28.8%,不仅满足了农牧民群众的购物需求,还将当地农畜特色产品送进城里、向外销售,带动了农畜产品上行和农牧民增收。

  引领绿色消费

  满足群众消费需求

  近年来,绿色生活方式快速兴起,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健康绿色饮食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23年,我区起草并推动颁布西藏首个餐饮行业相关地方标准《绿色餐饮企业评价规范》,对餐饮企业绿色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为消费者提供环保、绿色、健康、安全的服务,提升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水平。

  记者走访时发现,如今,在西藏各地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及机关、学校食堂等场所,“光盘行动”“爱惜粮食人人有责”等文明餐桌标语格外醒目;走进饭店、餐馆,菜单上小份菜、半份菜、拼盘菜等随处可见,工作人员在服务端就会提醒顾客适量点餐,并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后厨在食材端更是严格把关,适量采购,确保食材新鲜,减少加工环节的食材损耗。

  “请问您几位用餐?这几个菜差不多了,再多可能吃不了。”“点小份菜吧,经济实惠……”在拉萨市纳金路一家火锅店内,记者看到大部分顾客都能做到“光盘”。“提醒顾客合理点餐和打包,能从源头上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也杜绝了浪费,我们作为餐饮行业,也应该自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该火锅店老板李先生说。

  如今,到店就餐、线下点单时,商家往往会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绿色消费服务。大部分市民平日里外出就餐也都会适量点餐,不剩菜、不剩饭。“我觉得在外就餐,吃不完打包带走很正常,回家以后可以热热再吃。而且现在很多火锅店里都有小份、半份菜了,以前总想尝尝,但怕吃不完,现在也可以放心点了。”市民王女士说。

  除了绿色餐饮,“绿色商场”的创建也大力引领了绿色消费。拉萨城关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西藏首家自治区级评定的绿色商场,内部的永辉超市等重要门店均使用绿色环保的购物袋,可降解、可重复使用。在永辉超市收银台前,记者看到,有两款购物袋同时出售。市民刘先生结账时选择了一个可降解塑料袋,他高兴地说:“这是我第一次买可降解塑料购物袋,虽说价格贵一点,但支持了环保,感觉值得。”

  提振消费信心

  着力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券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政策性工具。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各地市持续发放政府消费券,将提振实体商业与增进民生福祉充分融合,既让广大消费者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也为实体商业引来大量客流,带动商家销售,实现多方受益。据统计,2023年,我区推动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24条政策措施,实施“幸福西藏

责任编辑:董勇_GD002

头条阅读

最热资讯

精彩推荐

共工新闻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共工新闻:XXX(署名)”,除与共工新闻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共工新闻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共工新闻(共工新闻社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共工新闻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共工新闻提意见:Vgong@vip.qq.com


海报分享